为何职场中的诚实者常处于不利地位?
在职场中,领导倾向于提拔哪些类型的员工?
许多人可能会认为是能力最出众的,或是贡献最大的,甚至是领导个人偏爱的。
然而,随着在职场的深入体验,我们不难发现:并非所有能力最强的员工都能获得晋升机会;同样,最勤奋的员工也可能永远停留在基层,日复一日地加班。
有一句颇具讽刺意味的话:“论勤奋,车间里的工人比你还要勤奋。”这句话揭示了许多人心中的无奈。
那么,哪些人可以被称为职场中的“老实人”?
所谓的“老实人”通常指的是那些诚实、直率、话语不多、能够承受不公、不擅长变通、倾向于接受现状的人。例如,在电影《芳华》中,刘峰就是一个典型的老实人形象。
在职场上,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:有些员工工作了多年,却仍然缺乏存在感,仿佛是可有可无的存在。这些员工往往都是比较老实的人。
尽管领导偶尔也会鼓励这些员工,但在关键时刻,他们通常不会被提拔。那么,为什么会出现领导不倾向于提拔老实人的现象呢?
为什么老实人很难成为领导者?
1. 过于“善良”,不懂拒绝
在职场中,老实人因为不懂得拒绝,常常被要求帮助完成各种任务。同事们可能会客气一些,但领导的命令则直接而不容置疑;如果拒绝,甚至可能会面临失去工作的风险。
基于你的表现,领导知道你容易相处,当其他人无法推动工作时,就会找你。工作完成后,领导可能会公开表扬你,这被视为一种奖励。
虽然老实人明白其中的原因,但他们天生心地善良、乐于助人,不擅长拒绝和提出要求。这是老实人的优点,但同时也是他们的弱点。
2. 社交能力不足,缺乏对人情世故的理解
老实人在工作中通常只专注于自己的任务,并且不擅长变通。尽管我们常说在职场中做好本职工作非常重要,但有时也需要懂得一些人情世故,知道如何与周围的人相处。
许多职场老实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,那就是情商较低,不知道如何维护职场关系。他们可能能够按时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,但在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时就显得力不从心。
这样的员工很难成为领导者。实际上,职场中的领导更倾向于提拔那些情商高、懂得处理人际关系的员工。
3. 习惯被动等待,不主动沟通
老实人的核心问题是他们是否敢于或愿意主动。面对问题时,他们总觉得不好意思提问;当机会来临时,他们不敢抓住;面对能够胜任的工作时,也不敢表达自己能够胜任。他们过于谦逊,不主动沟通,不主动与人交流。
领导者倾向于提拔哪些人?
1. 能够做事并取得成果的人:
领导者的核心利益在于抢占资源。听话、温顺、勤快、服从等因素,都是为了服务于核心利益。领导者通常喜欢那些真正能够做事并取得成果的人;
2. 忠诚的人:
这里的忠诚主要是指对领导者个人的忠诚。这可能是服从型的,也可能是提供建议型的,他们配合并支持领导的工作,并在适当的时候提出建议;
3. 情商高的人:
老实人在工作方面尽职尽责,但在职场上如果情商较低,晋升的难度会很大。
情商低的表现包括:因为害怕得罪人而失去原则,花费大量时间做职责之外的事情,忽略了本应完成的工作;只做不说,许多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;沟通协调能力差,团队内部无法高效协作……
哪类人容易成为职场上的“老实人”?
通过众多的MBTI性格测试结果可以看出,ISFP型和INFP型的人容易成为职场上的“老实人”。
ISFP型人格通常友好谦逊,对待朋友真诚且行事低调。他们不愿意争论,不急躁,安于现状,不是以结果为导向。他们心思细腻,性格温和,容易接受现状。
INFP型人格通常是富有文艺气质的青年,内心世界丰富。他们内心和谐稳定,遵循自己的价值观,敏感多疑,追求精神上的满足。他们喜欢倾听他人,帮助解决问题。他们是良师益友,不损友。他们可能性格懦弱,容易被动,执行力不足。
性格决定命运,当然,通过工作赚钱也能改变命运。在这个时候,不要惊慌,可以尝试使用MBTI进行测试,了解自己的性格,知道自己最擅长做什么,与他人相比最大的优势在哪里。这将帮助你从内心深处选择一份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。